km

Welcome to My New Local Blog

  • 2020年6月4日的北大校园

    June 4, 2020 by

    今天的北大校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。 一大早,蔡元培像前,三个中年男子在交谈,几米以外的乾隆诗碑北侧,有一个男的一脚踩地骑坐在共享单车上看着他们,书包放在车筐里。花神庙前,三张椅子上坐着躺着三个人,都在刷手机;花神庙身后的长椅上放着一只书包,它的主人站在斯诺墓旁边,手里拿着一把装在黑色套子里的折叠伞,朝北看去。三角地西侧已经成了停车场,一个剃着寸头面相比较凶的青年男子蹲在阳光下,手里拿着套着的折叠伞;几辆车之外,三角地西南,两个中年男子坐在小马扎上聊天。从三角地到CBD,蹲着好几组男子,不清楚是不是附近的工作人员,树下不是那么晒。 我去31楼地下剃头,登记簿显示,今天在我之前已有四五个人理发,其中有负责删贴的那个中心的主任,有多年前就成为网红的某老师,还有西南某所大学的院士校长,群英荟萃。 燕南园里,马寅初故居的石头(水泥?)桩上坐着一个男子;冯友兰故居门前的路上,有个短发男子垫了个帆布包坐在地上,一手遮住额头,一手拨弄着地上的石子玩,旁边停着一辆保洁三轮车,不过他不是保洁。静园草坪烈士纪念碑前站着一个男子,手里拿着套着的折叠伞。 一上午过去,花神庙后的小伙还在原地站着;花神庙前,年纪较大的那一位已经不在,中年的那位在用电脑看东西,更年轻的那位一直在打电话聊天。钟亭里坐着两个男子边抽烟边聊天,之前他们在这吗?没注意。乾隆诗碑北边的男子仍然骑坐在共享单车上,只是换了另一条腿撑在地上。蔡元培像处聊天的三位男子已经散去,只有一位留守躺在长椅上刷手机。校内各处蹲着的、骑坐在共享单车上的,瘫坐在汽车里把脚翘在驾驶台上的,好多好多。 有同学问怎么能看出来,其实特征很明显,一看就知道是非自愿地、带着任务不得不百无聊赖地在同一个地方待着无所事事的。像游戏里的NPC一样,几个小时过去,他们还在原地重复原来的动作,其行为完全不同于主动跑到湖边呆坐着的人。主动去的人,即使呆呆坐着,或神游九天之外,或怡然自得,或颓然,或悲伤,或麻木,但不会烦躁。他们表现出来的只有轻微的烦躁和无聊,有些人还有尴尬和不知所措。 比如花神庙后的那位小伙,可能是学生或者选留保研的学工,他只是杵在地上,绝不远离那张长椅。母鸳鸯带着小鸳鸯上岸,他觉得新奇,也只是越出自己的界限拍一张照之后立刻退回去,不像一般人会看上好久甚至逗弄鸳鸯。花神庙前的年轻人就比较有官气,甚至还挪到了另一张椅子上。他一直在打电话闲扯,说些“我们尽量争取政策向你倾斜”“我也就是希望给大家都图个好前程”之类的话。 蹲在各处的,有不少是校内各单位的保安(受聘用于各个单位,而不是学校)。比如临湖轩篱笆门口旁就很尴尬地蹲着一个在阳光下——那地方是道路的一部分,不会有任何人停留,而且他身旁的篱笆门还开着。另一个穿着制服的女性的任务似乎是扼守俄文楼,她大部分时间面对着墙,像是被罚站一样。静园的一些院子也有穿着制服打着领带的保安守着,但是没有蹲在院门外,只需蹲在楼门前,就不像前两位那样手足无措了。 今天在湖边拍到了一只蝴蝶,有点儿像枯叶蛱蝶但比较小,问了来沙龙介绍过枯叶蛱蝶的生科的技术员黄老师,得知是燕灰蝶。 又拍到在高处盘旋、滑翔的鸟儿,飞得比绿头鸭高多了。请教了来沙龙讲过鸟儿的林大的叶老师,得知是池鹭。湖心岛的石板路上就刻着池鹭的,但以前我在校园里从来没有认出来过。

  • P图抹去信源 评论移花接木:央视新闻如何造假栽赃港媒

    August 26, 2019 by

    结论:央视新闻通过p图抹去信源,将港媒“立场新闻”一组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近景和远景图分拆,同时将一位facebook用户的转发评论当作“港媒”的“报道”,误导读者认为“某些港媒”不客观报道当前的反送中运动。 2019年08月25日13:15,央视新闻发布了一张题为《有图有真相!某些港媒的“客观”报道原来如此不客观》的图片。 一天以后,“央视新闻客户端”显示,这张图片的浏览量已近26万;该图被各大媒体和自媒体转载刷屏,加上没有使用这一图片而表达相同意思的文章,总的阅读量纵无千万,几百万肯定是有的。 在这张图片里,央视首先引用了“某些港媒”的报道,然后“换个角度”再看一下。读者如果不带着高度警惕之心,自然会认为,某一家或几家香港媒体在报道游行示威时断章取义,误导读者;而幸好有其他媒体机构或人士提供了另一更全面的视角,拯读者于歧途。 然而,稍有警觉性的读者就会提出疑问,“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”,碰上港媒误导大众这样的好事,央视新闻为何展示“赃物”的同时却隐去贼人姓名呢?“某些港媒”到底是哪些呢? 而关注香港新闻的读者则根本不会相信央视新闻的说法,一眼即可看穿央视新闻在编故事。 这两张新闻图片的来源是哪里?8月24日下午关注新闻的读者一定会记得。没有关注的,也很容易通过图片搜索找到新闻来源:立场新闻。 两幅图上都清晰显示“立场新闻”的水印。 事实上,从按照时间逆序排列的facebook“所有相片”中可以看出,立场新闻是先发出远景图,随后不久发出近景图的。 (立场新闻facebook页面截图,按时间由新到旧排列) 立场新闻facebook截图,注意右下角水印。 立场新闻facebook截图,注意右下角水印。 对比一下央视新闻登出的两张图片和立场新闻原图: 可以清楚地看到,央视新闻在编发时为了能够让“某些港媒”的报道不“客观”,抹去了图中水印。其实立场新闻只是在facebook上有水印,自己网站上的图片是无水印的,但估计央视新闻的编辑懒得去找无水印原图了。 那么,央视所说,“某些港媒”的报道,“躲暗角、開冷槍、射人頭眼,前面完全無群眾集結,係「回復公眾地方秩序」。”,又是怎么回事呢?从前面的截图中可知,立场新闻并未配发这样的文字。 幸好有Google,很容易找到这段话的来源,是“维多利亚社区协会”的facebook页面。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,“躲暗角”等语是facebook用户“维多利亚社区协会”转发新闻图片时所加的评论,并不是“某些港媒”的报道。央视新闻的编辑在引用这一评论时,当然也机智地删去了“(立场新闻照片)”几个字。 而用户Sirhc Chris则在评论中补充了全景图,其他用户表示“喂呀。。。笑咗😂😂😂”。需要注意,Sirhc Chris的贴图并非对“维多利亚社区协会”“打脸”。因为在香港的示威者及其支持者看来,这两张图片并不构成谣言与辟谣,或是片面与全面的关系。事实上,在示威者的大本营之一的连登,并不乏仅发出全景图来嘲笑警方的,例如这个网址的第163楼。 结论 经过以上工作,可以确定简单明了的事实:央视新闻通过p图抹去信源,将港媒“立场新闻”一组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近景和远景图分拆,同时将facebook一位用户的转发评论当作“港媒”的“报道”,误导读者认为“某些港媒”不客观报道当前的反送中运动。

View all posts

Follow My Blog

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.

Design a site like this with WordPress.com
Get started